本网讯 通讯员 孔超 钱惠银 报道 据资料显示,2010年,安徽宣城地区共有8.8万只智能电表投入使用,而到2011年底又将有20万只智能电表持证上岗,届时宣城智能化电网将初具雏形,如何让电网“智能化”起来成为宣城供电人面前的新课题。
7月13日,随着远程用电采集系统抄表指令的下发,宣城市居民小区智能电表自动采集试用化正式拉开序幕,市区西林名都和丽晶国际两个居民小区全部实现远程信息采集功能,宣告人工抄表工作已成为历史,同时也揭开了智能电表“智能化”的第一道面纱。
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,是国网公司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,实现节能减排、加快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重要措施,是“SG186工程”信息系统和营销计量、抄表、收费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基础。该系统的建设,实现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,在智能电网的框架下构建起智能用电服务体系,提升客户服务质量,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,以促成用电营销管理的历史性跨越。
已实现远程采集的西林名都和丽晶国际小区是宣城市区按照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》建设的小区,系统采用主站+集中器+采集器+智能电表四层架构。该公司营销、通信、电费、计量等多专业通力配合,经过两个月的安装调试,将采集成功率从90%提高到100%,人工多次现场抄表与远程采集数据核实,准确率达100%。西林名都小区有配变4台,用电客户377户,人工抄表需时一天,丽晶国际小区也是4台配变,客户数量465户,人工抄表需要一天半时间,如今自动采集系统每台配变的信息采集过程仅需1分钟左右,总耗时8分钟,大大减少了人工抄表的工作量,提高工作效率,同时也有效杜绝了人工抄表估抄、漏抄和差错,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。系统的正式应用,可以实现客户身在家中即可享受到快捷查询用电情况、停电前自动提醒、分时段查询用电量等一系列人性化新服务,客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上班时间,选择加入避峰用电的分时电价,养成合理用电的良好习惯,迎接更加节能、低碳、便捷、智能的新生活。
目前,宣城市区已完成3842只采集器的安装与调试,接入主站用户数20660户,采集成功16900户。下一阶段工作中,该公司将积极推行条件允许的小区实现用电远程采集,使所有智能电表在下一个抄表周期内实现远程采集功能。

责任编辑:殷茵 投稿方式:cpnn_pd@126.com
|